姜伯驹:新课标让数学课失去了什么

初中物理 COOCO.因你而专业
套卷教案课件下载new 试题搜索答案
初中数学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语文   初中英语   初中生物   初中政治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备课网 2020年高考志愿填报流程图解

姜伯驹:新课标让数学课失去了什么

公主 星星之火

发布日期:2011-04-18 22:20:14

光明日报2005年3月16日
教育周刊: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您提交了一份提案,指出正在实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学新课标”,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在您看来,它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姜伯驹:“新课标”于2001年7月颁布,按照新标准编写的新教材陆续出版试用。原定分步到位,滚动发展,到2010年才全面实施。事实上到2004年9月就已在全国仓促实施,只有个别县区除外。在我看来,这个“新课标”改革的方向有重大偏差,课程体系完全另起炉灶,在实践中已引起教学上的混乱。特别是,“新课标”与此前许多年实行的几个数学教学大纲相比,总的水准大为降低。这个方向是错误的。

教育周刊:降低水准,也许是为了让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少学一些难懂的知识,以减轻他们过重的学业负担。从这个出发点来说,“新课标”似乎不是没有道理。
姜伯驹:这跟减负没关系。我们要问:是现在的学生负担重,还是过去的学生负担重?恐怕大多数人都会说,现在的学生负担重。从数学课来看,现在的学生所学的知识并不比过去多。而且,不是学的多负担就重。相反,老师讲的越少、考的越刁,学生的负担越重。现在学生们都陷在“题海战术”里,考试不是考学生的能力,而是考学生的熟练程度。因为考试往往有选拔的意义,如果你就学一个“九九表”,怎么考?只能千方百计出怪题、偏题,把考试搞成“脑筋急转弯”。

教育周刊:仅仅因为“降低水准”,就说“数学新课标”“方向是错误的”,是不是有些偏激?

姜伯驹:“新课标”全面否定过去的教学体系,每个学段(三年为一学段)均代之以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四大板块,知识的讲授跳跃杂乱。它过低地估计学生的理解力,学生稍一问个为什么,就要等待“螺旋上升”的下一个循环。广大的中学教师拿到新教材后无所适从,不得不想办法应对:水平很高,经验丰富的老师,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路讲;重点或准重点中学的一般老师,他们拿着过去的教材把定理和定义补齐;但更多的老师特别是西部边远地区的老师,他们缺少教具,也没有多媒体,教材中大量所谓贴近生活的实例农村孩子都没有听说过,不知道怎么教了。家长找老师补课,补旧教材,穿新鞋走老路,反而大大加重了学生与家长的负担。数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有其特殊的地位。“数学是科学的语言”,说的是数学知识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说还要训练出其他学科中所需要的清晰思维的智力。这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极大。中小学数学教育担负着理性文明和科学精神的启蒙使命;在实行科教兴国的战略中,这个使命尤其重要。“新课标”全面否定了我国中等教育的优良传统,大大淡化了数学中的推理证明,代之以“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甚至连“平面几何”这个词都不见了,只许说“空间与图形”;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这样的基本定理也不要求讲证明,有的教材就代之以所谓说理,让学生用剪刀将三个角进行拼接实验。不鼓励学生问为什么,不讲证明,数学课就失去了灵魂。

其实,数学上很多概念并不是完全可以实验出来的。比如“三角形内角相加是180度”,你真用尺子去量,可能会有误差,也许就得不到这个180度。现在这些概念都不讲了,只让学生认识一个具体的角,这还是数学吗?

平面几何中很多概念看似很简单,但是不把它讲清楚不行。一是要让学生认识图形,另一个是让学生从简单入手,逐步深入,学会怎样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最简单的东西,往往也是最本质、最基本的东西,通过对简单的把握,建立思维体系,通过推理,得出的结果往往是惊人的。这就是数学思维,是科学精神,是我们要着力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很多人说:“平面几何是对人生很重要的一课。”对这一点,科技界是有共识的。

教育周刊:几何、包括其他数学问题,确实对培养人的数学思维、进而培养科学精神非常重要,但这些课程对初中生而言,是不是过难?

姜伯驹:“新课标”观点是:平面几何对初中生太难。实际上,初中生好动、好问,思想活跃,凡事都喜欢问一个为什么。新标准用了“螺旋式上升”的理念,把知识点分成几片,先讲一片,然后就放下了,讲下一片的时候就要等到一年以后。可是知识是有一个体系的,前几个知识点告诉你“是什么”,下面就要告诉你“为什么”。现在你只讲了“是什么”,“为什么”要到一年以后再讲,这个体系就切断了,思维探究的精神就弱了。如果初中不学平面几何,高中立体几何上来了,更复杂的图形出来了,可学生还没有建立起正确的思维,理性概括能力、抽象能力、科学精神都不足。基本的训练错过了,高中根本补不起来。

教育周刊:目前,我们都有一个共识:教育必须改革,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您认为教育改革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姜伯驹:我们普及义务教育,不是为了让大家人人都有个文凭,不能降低原来的培养标准。现在,高三一年都是题海战术,内容不是过多,而是重复。现在初三也来这么一次,学生原本要3年学完的东西,一定要在2年内学完,然后就大量做练习题,不从这方面入手进行改革,而去改教学内容,显然这种做法不科学。

我认为,中小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比大学教育更重要。我们目前的中小学生近2亿,中小学的数学教育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复兴。这里说的不是培养数学家,而是国民的基本素质。按照这样的“新课标”,很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逻辑推理等方面的能力,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育。教育的效果是滞后的,十年以后,长大成人的这一代中学生理性思维能力不强,就悔之晚矣。

教学改革不能采取“革命”的办法,要渐进。课程研究、师资培养、学习环境、考试制度,都要进行相应的改革才行。

我希望,立即(从2005年秋季起)停止推行“数学新课标”。鉴于按该标准编写的课本已经在全国发行,首先应允许各省市自己选择数学教材,包括非新标准教材。特别是重点中学和西部地区等使用新教材确有困难的学校。

其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研制小组应当吸收对数学科学有深入理解的数学家、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小学教师参加,尽快修订课程标准。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必须妥善部署试验。推广的步伐必须与教师培训的步伐相适应。实施过程必须请学术机构组织中学教师和数学家进行相对独立的调研与评估。








公主 星星之火

发布日期:2011-04-18 22:20:13


美国从前的数学课本就是这样,把数学分成七大块,“循环上升”。于是学生学几天代数,突然又学几何,几天后突然开始学统计,过几天开始学数论,然后学逻辑,过两天学函数,三天后又回到几何......

美国的“专家”们的理由是:“传统”的数学教育有两个致命的缺点:第一,太难,学生学不会,而且,很多东西学生将来可能一辈子都用不着(比如三位数的除法,有计算器了,为什么要学?又比如,分数的通分,有计算器了,甚至可以直接用分数显示结果,为什么要学?至于根式方程,平面几何证明题,行列式之类,更加是过时的数学,早就应该淘汰!),没有必要在中小学阶段把数学弄得那么难,大家都痛恨数学。

第二,没有循环。比如,在小学学生学过分数,一直到大学,都不会再碰相关内容了。同样,在初中学过二次方程的解法,然后从此就不再学了。这样学生学了等于没有学,因为到后面,前面的内容全忘记了。因此,最好就是每一个大类都学一点,“循环式上升”,这样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就接触代数数论统计之类本来到了高中才能接触的内容,然后每年都循环上升,每年都学代数几何数论逻辑等,再也不会忘记。

美国的数学教育改革是有系统的配合的。比如上面的第一条,需要中小学大大降低数学课的难度,而大学的入学要求同时也降低了数学的难度与之相配合。SAT的数学考试就只考到初等代数和几何的内容,绝对不碰高等代数的内容。(这点中国的高考根本就做不到,即使要求学生只懂解一元一次方程就可以了,高考题也会出得像小学奥数题那么难)

第一条,普通人都能看出错在什么地方。但是,第二条,不是教数学的人可能就比较难看出错在哪里,因此,比较容易被接受(所以,中国的课改数学课本也全盘接受了这条)。大家不妨说说问题出在哪里?

现在美国的中小学数学教育正在拨乱反正之中,正在全面检讨从前的所谓“数学改革”带来的恶果和应对在高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和社会中,处于高科技龙头老大的美国高科技产业每年要依靠向国会游说增加H-1签证名额进口外国工程师的尴尬处境:前年的数据发现,中国每年要比美国多培养三倍的工程师。假如不是大量的中国人和印度人撑起了硅谷,恐怕根本就没有微软,没有苹果,没有谷歌的今天......

美国一些州已经开始使用新加坡的数学课本,全国统一的数学标准也在酝酿之中,全国统一数学教材也已经让各大出版商跃跃欲试......美国人明白,要继续成为科技和经济的老大,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能够威胁自己生存的国家走错路。这比派军队过去有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