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用的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为( )
A . 25mm B . 25cm C . 25dm D . 25m
B
【详解】一根筷子的长度大约为 25cm ,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和筷子的长度差不多,所以长度约为 25cm 。
故选 B 。
乡村的夏夜,常常听到青蛙 “ 呱呱 ” 的叫声,下列关于 “ 呱呱 ” 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是由青蛙鸣囊振动产生的
B .它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 .根据音调可以辨别它是青蛙的声音
D .关闭门窗是在声源处控制它的干扰
A
【详解】 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青蛙发出的声音是由青蛙鸣囊振动产生的,故 A 正确;
B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我们能够听到的蛙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耳中的,故 B 错误;
C .不同动物发声都有自己的特色,即不同动物的音色是不同的,故根据音色可以辨别它是青蛙的声音,故 C 错误;
D .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和在人耳处减弱。其中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 D 错误。
故选 A 。
下列成语所描绘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立竿见影 B .凿壁偷光 C .镜花水月 D .坐井观天
C
【详解】 AB .立竿见影、凿壁偷光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故 AB 不符合题意;
C .镜花水月,水中的月亮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 C 符合题意;
D .坐井观天,当井中无水时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当井中有水时,原理是光的折射,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
下列自然现象与物态变化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 .初春,冰雪消融 —— 熔化 B .夏天,大雾弥漫 —— 汽化
C .深秋,霜打枝头 —— 凝固 D .冬天,冰封江面 —— 凝华
A
【详解】 A .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雪变为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故 A 正确;
B .雾是液态的小水滴,是水蒸气遇冷变成的,是液化现象,故 B 错误;
C .霜是固态的小冰晶,是水蒸气遇冷变成的,是凝华现象,故 C 错误;
D .冰是固态的,是液态的水遇冷变成的,是凝固现象,故 D 错误,
故选 A 。
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质量 B . “ 冰墩墩 ” 从地球带往太空,质量不变
C .水结成冰后,密度不变 D .飞机采用密度较大的材料制造
B
【详解】 A .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工具,测质量的工具是天平,故 A 错误;
B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物体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所以 “ 冰墩墩 ” 从地球带往太空,质量不变,故 B 正确;
C .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故 C 错误;
D .飞机采用密度较小大的材料制造,在体积不变时,质量小,容易起飞,故 D 错误。
故选 B 。
本卷还有18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吴伟强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