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的是( )
A. 课桌的高度约为180cm B. 普通教室内的空气质量约为200kg
C. 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大约是12m/s D. 考场内的温度约为60℃
解:A、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180cm不符合实际,故A错误;
B、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V=9m×6m×3m=162m3,∵ρ=,
∴空气质量m=ρV=1.29kg/m3×162m3≈200kg,符合实际,故B正确;
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1.4m/s,12m/s不符合实际,故C错误;
D、考场内的温度约为25℃~30℃,60℃不符合实际,故D错误;
故选B.
下列现象中,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B. 雨后看见彩虹
C. 阳光下我们在操场上的影子
D. 用放大镜看书上的字
解:A、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B、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
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不符合题意;
C、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该选项符合题意;
D、使用放大镜看书时,光线经放大镜后,发生了折射,属于折射现象,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赛龙舟、吃粽子也成为人们过节的重要习俗.小彤看见妈妈在家煮粽子时,锅中水沸腾后改用“小火”继续煮.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能更快的将粽子煮熟
B. 用“大火”可使水沸腾更剧烈,沸点升高,不应该改用“小火”
C. 水沸腾后,改用“小火”水温升高较慢,锅中水不易被烧干
D. 水沸腾后,用“大火”或“小火”煮,水温都不变,用“小火”煮可节能
解:A、改用“小火”没有改变水面上气压,不能改变水的沸点.不符合题意.
B、改用“大火”没有改变水面上气压,不能改变水的沸点.不符合题意.
C、水沸腾后,无论用“小火”还是“大火”,水的温度都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D、水沸腾后,用“大火”或“小火”煮,水温都不变,用“小火”煮可节能.符合题意.
故选D.
如图,电路中,下列操作中能使两盏灯都有电流通过的是( )
A. 只闭合开关S1 B. 只闭合开关S2和S3
C. 只闭合开关S2 D. 开关S1、S2、S3都闭合
解:A、根据电路图可知,只闭合开关S1,为L2的基本电路,因此只有L2中有电流通过,不符合题意;
B、根据电路图可知,只闭合开关S2和S3,L2被短路,为L1的基本电路,因此只有L1中有电流通过,不符合题意;
C、根据电路图可知,只闭合开关S2,两灯泡串联,因此都有电流通过,符合题意;
D、根据电路图可知,开关S1、S2、S3都闭合时,形成电源短路,没有电流通过灯泡,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 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会慢慢停下来
C. 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 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解:A、若物体受平衡力,可能静止,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A错误;
B、若没有力的作用,则运动的物体会永远不停地做匀速直线运动,B错误;
C、物体若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不会改变,C错误;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则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所以D正确.
故选D.
本卷还有20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顾雅洁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