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6广西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真题119571
2016广西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真题119571
初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6-07-19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1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下列做法属于在声源处有效制止了噪音产生的是(  )

A.在嘈杂的环境中带好耳塞

B.歌厅的内墙使用很厚的软材料装修

C.会场里将手机调静音

D.有居民居住的公路旁修建隔音墙

难度:
知识点: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使用次数:21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分析】减弱噪声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分析四个选择项中减弱噪声的办法,然后与题目中的要求对应即可解决此题.

【解答】解:

A、在嘈杂的环境中带好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B、歌厅的内墙使用很厚的软材料装修,这是在传播途径中隔离和吸收噪声.不符合题意;

C、会场里将手机调静音,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D、路两旁建隔音墙,这是在传播途径中隔离和吸收噪声.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

A

用干木棍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

B

三孔插座安装时接地线

C

家庭电路中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D

朽木仍然架在输电线上

难度:
知识点:安全用电
使用次数:12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D【考点】安全用电原则.

【分析】1)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切断电源或让触电者尽快脱离开电源,再实行救援措施;

2)带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外壳必须接地;

3)家庭电路中安装漏电保护器是防止漏电;

4)朽木容易断裂,再接设在输电线上具有的一定的危险性.

【解答】解:A、发现有人触电时,应尽快切断电源或用绝缘干木棍挑开电线让触电者尽快脱离开电源,再实行救治措施,故A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

B、三孔插痤中有一个孔是用来连接地线的,让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的外壳接地,可以防止因漏电导致金属外壳带电而发生触电事故,故B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C、家庭电路中安装漏电保护器是防止漏电,故C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

D、朽木容易断裂,再接设在输电线上具有的一定的危险性,故D不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

故选D

3.

下述现象与列出的物理知识不相关的是(  )

A.海面上波光粼粼﹣﹣光的折射

B.余音缭绕﹣﹣声波的反射

C.小小竹排江中游﹣﹣物体的运动是相对的

D.端午节粽子飘香﹣﹣分子的热运动

难度:
知识点:各地中考
使用次数:17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A【考点】光的反射;参照物及其选择;回声;分子的运动.

【分析】1)光在两种介质表面传播时会发生反射,形成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水面成像、光滑物体表面成像等;

2)空房子里的讲话,有时会余音缭绕,是声波的反射.

3)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变了则物体是运动的,位置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

4)端午节粽子飘香,是因为粽子香气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粽子的香气,

【解答】解: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误;

B、较大的空房子里的讲话,有时会余音缭绕,是声波的反射现象,故B正确;

C、竹排相对于岸位置不断变化,则竹排江中游是以岸为参照物;说明了物体的运动是相对的,故B正确;

D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煮粽子时,小明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这时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故选A

4.

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凝华的是(  )

A.杯子里的开水冒白烟B.泼水成冰凌

C.冬天的早晨树枝上出现雾凇D.利用干冰生成了烟雾

难度:
知识点:升华和凝华
使用次数:18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分析】1)判断物态变化现象首先要知道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看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从而得出结论;

2)物质由气态放热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选项中哪个生成物是固态,再看是否由气态形成,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解:

A、开水冒白烟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不符合题意;

B、泼水成冰凌,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过程.故B不符合题意;

C、树枝上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C符合题意;

D、干冰生成烟雾,是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烟雾.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下列做法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骑电动车过程中要经常看后视镜

B.中考体育项目中跳绳不要跳得太高

C.快速骑自行车紧急刹车时不能只刹前闸

D.跳远时要取得好成绩一定要助跑

难度: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使用次数:39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考点】惯性现象.

【分析】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利用惯性为我们服务,也能更好的防止它带来的危害.

【解答】解:

A、骑电动车过程中要经常看后视镜,是利用平面镜成像,了解身后的情况,与惯性无关,故A错误;

B、中考体育项目中跳绳不要跳得太高,是为了减小跳绳时克服体重做功,有利于增加跳绳的次数,与惯性无关,故B错误;

C、快速骑自行车紧急刹车时,如果只刹前闸,自行车的前轮停止运动,后轮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容易发生事故,故快速骑自行车紧急刹车时不能只刹前闸,故C正确;

D、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即原来运动员是运动的,起跳后,由于惯性仍保持运动状态,故这样跳的更远,即是有利的,故D错误.

故选:C

本卷还有23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28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容易
20
71.42%
基础
3
10.71%
中等
4
14.28%
偏难
1
3.57%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11
39.28%
填空题
9
32.14%
作图题
2
7.14%
实验,探究题
3
10.71%
计算题
3
10.71%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
3.57%
安全用电
1
3.57%
各地中考
2
7.14%
升华和凝华
1
3.57%
牛顿第一定律
1
3.57%
1
3.57%
内能
1
3.57%
磁生电
1
3.57%
八年级下
2
7.14%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
3.57%
机械效率
1
3.57%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
3.57%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
3.57%
电阻
1
3.57%
电生磁
1
3.57%
比热容
1
3.57%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3.57%
压强
1
3.57%
欧姆定律
1
3.57%
串联和并联
1
3.57%
浮力
1
3.57%
电能 电功
1
3.57%
光的反射
1
3.57%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
3.57%
液体压强
1
3.57%
焦耳定律
1
3.57%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v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