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泸州)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运动,其中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t=0时刻,甲、乙两车在同一位置
B. 在0到t2时间内,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
C. 在t1到t2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D. 在0到t2时间内,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
【解析】
由图象知,
A、在t=0时刻,甲在“x0”位置,乙在“0”位置,所以两车不在同一位置,故A错误;
B、在0到t1时间内,所用时间相同,乙通过的路程较大,由公式v=知,乙车的速度较大,故B错误;
C、在t1到t2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都是x2-x1,即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故C正确;
D、在0到t2时间内,乙车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图象不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而是折线),所以不是一直以相同的速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①由图象可以得到甲乙的位置关系;
②时间一定时,不同物体运动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③由图象可以得到甲乙在t1到t2时间内的路程关系;
④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任何时间运动快慢都是相同的。
(2019·南京)以下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 B C D
A.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
C.将发声手机置于密闭瓶内并抽气 D.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
A
【解析】(1)物体发声时一定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
A、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感觉音叉振动,说明声音发声时振动,故A符合题意;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鼓面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的是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
C、罩内抽出空气,闹铃铃声明显减小,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故C不符合题意;
D、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时听声音的变化,由于梳齿振动频率不同,频率增大,音调变高,所以研究的是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
(2019·赤峰)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小磁针N极( )
A.指示方向不变 B.向左旋转90°
C.旋转180° D.向右旋转90°
B
【解析】(1)根据通电螺线管电流方向,利用安培定则判断出其N、S极;
(2)根据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判断出小磁针的运动方向。
由图知,当开关闭合时,螺线管线圈中的电流从右前方流入、左后方流出,根据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指向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根据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可知,小磁针N极向左旋转90°,故B正确,ACD错误。
(2019·百色)如图所示是某地1月8日天气预报的截图,关于图中的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5℃读作“5度”
B.云是由水蒸气组成的
C.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雨的形成过程吸收热量
C
【解析】
A、温度单位℃,读法为“摄氏度”。故应读作“5摄氏度”;故A错误;
B、云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
C、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冰晶,故C正确;
D、雨是水蒸气液化形成,此过程放热;故D错误。
(2019·北部湾)如图所示,能解释“倒影”形成的是( )
A.光的色散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光的直线传播
C
【解析】“倒影”实际上是拱桥在水中所成的虚像,这种情况属于平面镜成像,而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正确。
本卷还有24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dengchangjia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