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20江苏九年级下学期苏科版初中物理中考真题137791
2020江苏九年级下学期苏科版初中物理中考真题137791
初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20-10-12
题号
评分
一、综合题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191217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交付海军。据公开资料显示,“山东舰”舰身长315米,舰宽约75米,满载排水量在6万吨左右,至少可以搭载36架歼﹣﹣15舰载机。航母飞行甲板倾角为12°,舰载机起飞的飞行仰角为14°。

“山东舰”是典型的常规动力航母,采用了全新的动力组,“山东舰”的燃料储备量达到了13000吨,若以20节航速航行,每天大约消耗1100吨燃料。

如表为歼﹣﹣15主要参数(g10N/kg

空重

17500kg

空载起飞距离

105m

正常起飞重量

27000kg

满载起飞距离

195m

最大起飞重量

32500kg

发动机

2×WS10加力涡扇发动机

爬升率

325/

正常起飞推力

2×117600N

最大速度

2.4马赫

应急起飞最大推力

2×125400N

1)若航母正常航行时发动机的功率为1.5×105kW,速度为36km/h,则牵引力为     N,经过2h航行距离为     m

2)歼15空载正常起飞时,从启动到离开飞行甲板的过程中,飞机的动能     、重力势能     ,该过程中飞机发动机推力所做的功为     J

3)航母飞行甲板倾角为12°,舰载机起飞时飞行仰角约为14°,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4)若你是航母设计师,请你对国产航母提出一条改进意见:     

难度:
知识点:功和机械能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6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1.5×1077.2×104;(2)增大;增大;2.4696×107;(3)舰载机在较短的距离内获得较大的升力便于起飞;(4)常规动力航母改建成核动力航母。

【分析】1)知道航母正常航行时发动机的功率和速度,根据PFv求出航母正常航行时发动机的牵引力,利用v求出经过2h航行距离;

2)歼15空载正常起飞时,从启动到离开飞行甲板的过程中,分析飞机的质量和速度、高度,然后得出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根据WFs求出该过程中飞机发动机推力所做的功;

3)根据舰载机的升力原理: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获得的进行解答;

4)根据题意得出常规航母的缺点,然后得出改进意见。

【解答】解:

1)航母正常航行时发动机的功率P1.5×105kW1.5×108W,速度v36km/h10m/s

PFv可得,航母正常航行时发动机的牵引力:

F1.5×107N

v可得,经过2h航行距离:

svt36km/h×2h72km7.2×104m

2)歼15空载正常起飞时,从启动到离开飞行甲板的过程中,

飞机的质量不变,速度变大,高度增加,则飞机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该过程中飞机发动机推力所做的功:

WFs′=2×117600N×105m2.4696×107J

3)舰载机的升力是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获得的,航母飞行甲板倾角为12°,舰载机起飞时飞行仰角约为14°,

这样设计可以在相同时间内,上方空气通过的路程较长,速度较大,

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可知,舰载机在较短的距离内获得较大的升力,从而便于舰载机起飞;

4)由题意可知,“山东舰”的燃料储备量大,且每天以20节航速航行时的消耗量非常大,不利于航母的续航,为了提高航母的续航能力能源可以改为核动力。

【点评】本题考查了功率公式、速度公式、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大小因素、做功公式、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等知识点的综合应用,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强,有一定的难度。

声明:试题解析著

二、实验,探究题 (共5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疫情防控期间,小明是班级的卫生员,负责使用红外测温仪测量同学们的体温,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同学们之间的体温相差较大,同一位同学连续三次体温测量值不相同。为了能够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小明提出猜想:体温的测量值可能与测温的部位、测量的距离有关。并进行了下面的探究活动:

1)探究与测温部位的关系时,保持测温仪与人体的     相同。对四位同学的额头与手腕分别进行了测量,数据记录如表:

温度/

部位

额头

36.6

37.0

36.8

36.8

手腕

36.4

36.4

36.2

36.3

实验数据表明,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小明建议要考虑不同部位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探究与测温距离的关系时,保持     相同,实验数据如表:

间距(cm

1

2

3

4

5

10

15

20

25

30

温度(℃)

36.5

36.5

36.5

36.4

36.3

36.1

35.7

35.1

34.7

34.1

由数据可知,在有效测温距离内,所测体温值与测温距离     (填“有关”或“无关”),小明建议这种型号测温仪的有效测温距离在     cm以内。

3)小明进行深入探究,找来了如图所示红外测温仪的结构简图。当近距离正对测量时,热辐射体辐射的红外线通过透镜会聚于图中     中心位置。由此可知,导致温度测量值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是     

难度: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使用次数:18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距离;(2)测温的部位;无关;3;(4)红外探测器;测量时,没有正对身体,导致红外线无法会聚在红外探测器。

【分析】1)体温的测量值可能与测温的部位、测量的距离有关,由控制变量法,探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

2)由控制变量法回答;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回答;

3)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结合红外测温仪的结构分析回答;平行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交点。

【解答】解:(1)体温的测量值可能与测温的部位、测量的距离有关,由控制变量法,探究与测温部位的关系时,保持测温仪与人体的距离相同;

2)由控制变量法,探究与测温距离的关系时,保持测温的部位相同,

由数据可知,在有效测温距离在3cm以内,测量的温度都为36.5℃,超过3cm,距离越远,测量的温度越低,在有效测温距离内,所测体温值与测温距离无关;

小明建议这种型号测温仪的有效测温距离在3cm以内;

3)小明进行深入探究,找来了如图所示红外测温仪的结构简图,图中透镜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当近距离正对测量时,热辐射体辐射的红外线通过透镜会聚于图中红外探测器中心位置;

由此可知,导致温度测量值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是:测量时,没有正对身体,导致红外线无法会聚与红外探测器。

【点评】本题结合实际,考查控制变量法、数据分析和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要掌握。

2.

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因素”活动中:

1)如图甲,使用前用手指按压强计的橡皮膜,是为了检查实验装置的     。实验过程中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     来比较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2)比较图乙中的ABC,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同一深度,     

3)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在同种液体的同深度处,使用不同的压强计时,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完全相同。

小明猜想可能是实验时U形管没有     放置;

小强则认为可能是U形管中初始液面没有在中间0刻度线。这种说法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

小华认为可能与金属盒的橡皮膜安装时松紧有关。小华将砝码放在水平放置的金属盒橡皮膜上,改变橡皮膜的松紧程度,发现橡皮膜较紧时,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较     。你认为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还与橡皮膜的     有关。

难度:
知识点:液体压强
使用次数:11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气密性;高度差;(2)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竖直;错误;小;大小。

【分析】1)在保证橡皮管与U形管导通良好的情况下,用手轻轻按压橡皮膜几下,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不漏气,气密性良好;反之,说明装置漏气;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反映了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

2)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深度相同,液体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3)在实验的过程中,为了使测量的数据更准确,应使U型管竖直放置;

同种液体同种深度,液体产生的压强是相同的;

U型管液面高度差的大小与橡皮膜的松紧程度、橡皮膜的大小有关。

【解答】解:(1)为了能使实验顺利进行,使用前用手指按压强计的橡皮膜,是为了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根据转换法,如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压强大小;

2)由图可知,三个图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因此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因素”实验中,需要将U型管竖直放置,这样测量结果更准确;

根据实验结论可知,同种液体同种深度,液体产生的压强是相同的,U形管中初始液面没有在中间0刻度线时,由于压强不变,所以U型管液面高度的变化不变;

改变橡皮膜的松紧程度,橡皮膜较紧时,橡皮膜越不容易发生形变,所以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较小;

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还与橡皮膜的大小有关。

【点评】熟悉液体压强规律是完成本实验的基础,在实验中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依然是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因此,搞清实验过程中的变量与控制量才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3.

某学习小组利用空矿泉水瓶、烧杯、量筒、剪刀、记号笔、细线和足量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测量了一块小矿石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

1)实验步骤:

A.向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如图1);

B.烧杯中注人适量的水,将石块放入剪下的矿泉水瓶内,使矿泉水瓶漂浮在烧杯中,并用记号笔在烧杯上标记此时液面的位置(如图2);

C.取出矿泉水瓶,将量筒中的水缓慢倒入烧杯至     ,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V2(如图3);

D.再用细线拴住小矿石缓慢放入量筒中,此时总体积V3(如图4)。

2)小矿石的密度表达式ρ     (用题中物理量符号表示);

3)由于矿泉水瓶有质量,会导致小矿石密度测量值     ,有同学指出只要在步骤C进行适当修改就可以,该同学修改的内容是     

难度: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使用次数:15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标记处;(2ρ;(3)偏大;取出矿泉水瓶,取出小矿石,再把矿泉水瓶放入烧杯中,将量筒中的水缓慢倒入烧杯至标记处,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V2

【分析】1)小矿石放在矿泉水瓶内漂浮在水中,瓶子和矿石的重等于瓶子排开水的重力,所以瓶子和矿石的质量等于排开水的质量,采用等量代换的关系,使瓶子排开水的体积等于量筒倒入烧杯中水的体积,所以水面都要到标记处。

2)矿石的质量和量筒倒入烧杯中水的质量相等,矿石的体积等于矿石浸没水中前后对应的刻度差,最后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矿石密度。

3)由于瓶子有重力,当瓶子在水中漂浮时,瓶子和矿石的重等于瓶子排开水的重力,瓶子和矿石的总质量等于排开水的质量,计算时把瓶子和矿石的质量误认为是矿石的质量,导致矿石质量测量值偏大,密度偏大;

把矿石取出后把瓶子继续放在水中,再添加水到标记处,这种方法测量比较准确。

【解答】解:(1)实验步骤:

A.向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

B.烧杯中注人适量的水,将石块放入剪下的矿泉水瓶内,使矿泉水瓶漂浮在烧杯中,并用记号笔在烧杯上标记此时液面的位置;

C.取出矿泉水瓶,将量筒中的水缓慢倒入烧杯至标记处,则矿石的质量等于量筒倒入烧杯中水的质量,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V2

矿石的质量为:mmρV1V2)。

D.再用细线拴住小矿石缓慢放入量筒中,此时总体积V3

矿石的体积为:VV3V2

2)矿石的密度为:ρρ

3)由于矿泉水瓶有质量,瓶子有重力,当瓶子在水中漂浮时,瓶子和矿石的重等于瓶子排开水的重力,瓶子和矿石的总质量等于排开水的质量,计算时把瓶子和矿石的质量误认为是矿石的质量,导致矿石质量测量值偏大,密度偏大;

取出矿泉水瓶,取出小矿石,再把矿泉水瓶继续放入烧杯中,将量筒中的水缓慢倒入烧杯至标记处,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V2

【点评】本题关键在于瓶子和矿石漂浮在水面上时,瓶子和矿石的重力等于瓶子排开水的重力,量筒倒入烧杯中水的重力等于瓶子排开水的重力,明确这些,思路就很清晰了。

4.

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实验中:

某实验小组分别测量了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U和灯泡L1L2两端的电压U1U2数据如表:

U/V

U1/V

U2/V

2.6

1.3

1.3

1)该小组由此得出串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部分电压的关系是     (用题中物理量符号表示)。

2)实验过程中,若L1灯丝断了,观察到电压表V1示数为     ,电压表V2示数为     

3)该实验还有待改进,请写出其中一点:     

难度: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使用次数:12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U1+U2U;(22.6V0V;(3)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进行多次实验。

【分析】1)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2)由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灯L1L2串联,电压表V1测灯Ll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灯L2两端的电压;则由电路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分析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3)电路中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进行多次实验。

【解答】解:(1)由图表可知,该小组由此得出串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部分电压的关系是:U1+U2U

2)实验过程中,若L1灯丝断了,电压表V1测灯Ll两端的电压此时是电源的电压,电压表V1示数为2.6V;由于电路断路,电压表V2测灯L2两端的电压,示数为0V

3)该实验还有待改进,电路中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进行多次实验。

【点评】此题考查了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要掌握规律的内容,并能分析电路故障。

本卷还有26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31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9
61.29%
容易
12
38.7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综合题
1
3.22%
实验,探究题
5
16.12%
计算题
2
6.45%
作图题
3
9.67%
填空题
8
25.80%
选择题
12
38.70%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功和机械能 单元测试
1
3.22%
生活中的透镜
1
3.22%
液体压强
1
3.22%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
3.22%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
3.22%
热机效率
2
6.45%
电功率单元测试
2
6.45%
压强
2
6.45%
杠杆
1
3.22%
家庭电路
1
3.22%
透镜
1
3.22%
太阳能
1
3.22%
机械效率
1
3.22%
眼睛和眼镜
1
3.22%
两种电荷
2
6.45%
汽化和液化
1
3.22%
平面镜成像
1
3.22%
电功率
1
3.22%
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
1
3.22%
磁生电
1
3.22%
重力
2
6.45%
电磁波的海洋
1
3.22%
比热容
1
3.22%
分子热运动
1
3.22%
光现象单元测试
1
3.22%
声音的特性
1
3.22%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周跃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