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家庭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 )
A.汽车玻璃起“雾”影响行车安全,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
C.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
D.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将车内的“热”“搬”到车外
B
【详解】
A.汽车玻璃起“雾”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附着在内表面,故A正确;
B.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
C.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能降低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故C正确;
D.空调制冷时,液态制冷剂在车内热交换器内吸热由液态变为气态,发生汽化,气态制冷剂又由压缩机压入车外的热交换器,在交换器内放热液化,即将车内的“热”“搬”到车外,故D正确.
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钻木取火,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C.人工湖能调节气温,利用水的比热容小
D.夏天吃冰糕,看到冰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B
【详解】
A.尘土飞扬,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钻木取火,消耗机械能,获得内能,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正确;
C.人工湖能调节气温,利用水的比热容大,在吸收同样多的热量时,温度升高的低,故C错误;
D.夏天吃冰糕,看到冰糕周围冒“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故D错误;
【点睛】
了解水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要注意总结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实例,如作为热机的冷却物质,作为北方冬季的取暖物质,本题中解释海陆性质的不同等.
暑假,小江在两只相同的透明烧杯中分别倒入冰水和热水(如图甲、乙),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出现了小水珠。关于小水珠出现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杯:内壁的液面下方;乙杯:内壁的液面上方
B.甲杯:外壁的液面下方;乙杯:内壁的液面上方
C.甲杯:整体的外壁;乙杯:内壁的液面上方
D.甲杯:整体外壁和内壁的液面上方;乙杯:内壁的液面下方
B
【详解】
当杯内温度低,杯外温度高,杯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表面液化成小水珠,沾在外表面。当杯内温度高,杯外温度低,杯内空气中的水蒸遇冷会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玻璃内表面。甲杯中放的是冰水,所以杯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的液面下方;乙杯中装的是热水,杯内温度高,杯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的液面上方。
故选B。
【点睛】
重点是液化的过程,当水蒸气遇冷液化或凝华时,一定要搞清楚是哪的水蒸气遇到哪的“冷”而形成,清楚这一点就能明白形成在内表面还是外表面了。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对“煮粽子”的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A.粽子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增大内能
B.锅边沿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
C.“粽子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水温升高,水的比热容变大
C
【解析】
A.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即做功和热传递;煮粽子时,粽子从水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错误;
B.锅边沿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B错误;
C. “粽子飘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
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仅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还与物质的状态有关,与温度无关,所以当水温升高后,水的比热容不变,故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改变内能的方法、液化现象、分子运动以及比热容的特性,属于综合性题目,但难度不大.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飞扬的尘土说明了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抽掉中间隔板后的两瓶气体能逐渐混合,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质量相等的的水蒸气一定比的水的内能大
D.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是相同的
C
【详解】
A. 空气中飞扬的尘土仍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了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 抽掉中间隔板后的两瓶气体能逐渐混合,说明分子处于永不停息的热运动之中,故B错误;
C. 因为水蒸气液化为水时要放出大量的热量,所以质量相等的的水蒸气一定比的水的内能大,故C正确;
D. 做功和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而做功是能量的转化,所以两者是不同的,故D错误;
故选C.
本卷还有95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lehehele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