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20河北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真题137340
2020河北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真题137340
初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20-08-04
题号
评分
一、计算题 (共2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边长为20cm的薄壁正方形容器(质量不计)放在水平桌面上,将质地均匀的实心圆柱体竖直放在容器底部,其横截面积为200cm2,高度为10cm。如图1所示。然后向容器内缓慢注入某种液体,圆柱体始终直立,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注入液体质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g10Nkg

1)判断圆柱体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并写出判断依据;

2)当圆柱体刚被浸没时,求它受到的浮力;

3)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13时,求容器内液体的质量。

难度:
知识点:压强和浮力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1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圆柱体的密度大于液体密度;依据:由图2可知,当注入液体质量大于2kg时,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变,说明此时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即圆柱体沉底了,由浮沉条件可知,圆柱体的密度大于液体密度;

2)当圆柱体刚被浸没时它受到的浮力为20N

3)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13时,容器内液体的质量为4kg

【解答】(1)圆柱体的密度大于液体密度;

依据:由图2可知,当注入液体质量大于2kg时,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变,说明此时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即圆柱体沉底了,由浮沉条件可知,圆柱体的密度大于液体密度;

2)由题意知,圆柱体的底面积为:S200cm20.02m2

其高为h10cm0.1m,则圆柱体的体积:VSh0.02m2×0.1m2×103m3

正方体容器的底面积S0.2m×0.2m0.04m2

圆柱体刚好浸没时,液体的体积为:V液体=(SSh=(0.04m20.02m2)×0.1m2×103m3

由图2可知,圆柱体刚好浸没时,注入液体的质量为2kg

则液体的密度:

ρ1.0×103kg/m3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当圆柱体刚被浸没时,它受到的浮力:

FρgVρgV1.0×103kg/m3×10N/kg×2×103m320N

3)由(2)知,圆柱体刚好浸没时注入液体的质量为2kg

当注入液体质量m1小于或等于2kg时,容器内液体的深度:

h′=(△SSS0.04m20.02m20.02m2),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1ρg×﹣﹣﹣﹣﹣

由图2可知,当没有注入液体时圆柱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140N,即圆柱体的重力为140N

则注入液体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140N+m1g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p2﹣﹣﹣﹣﹣

已知p1p213﹣﹣﹣﹣﹣﹣

①②代入得:

13

解得m12.8kg,因m12.8kg2kg,故应舍去。

当注入液体的质量大于2kg时,即注入液体的深度大于10cm

因液体体积与圆柱体体积之和等于容器底面积乘以液体的深度,即V+VSh′,

且根据ρ可得液体的体积V

所以+VSh′,

则此时液体的深度h′=

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ρgh′=ρg×,﹣﹣﹣﹣﹣﹣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p﹣﹣﹣﹣﹣﹣﹣﹣

已知pp13

所以13

即:(mg+ρgV):(140N+mg)=13

代入数据可得:

m×10N/kg+1.0×103kg/m3×10N/kg×2×103m3):(140N+m×10N/kg)=13

解得:m4kg

【分析】(1)由图2可知,当注入液体质量大于2kg时,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变,说明此时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回答;

2)由题可知圆柱体的底面积和高度,从而得出圆柱体的体积,已知正方体容器的边长,可求出其底面积S,再求出圆柱体刚好浸没时液体的体积,由图2可知,圆柱体刚好浸没时注入液体的质量为2kg,根据ρ求出液体的密度;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当圆柱体刚被浸没时它受到的浮力;

3)由(2)知圆柱体刚好浸没时注入液体的质量为2kg

当注入液体质量小于或等于2kg时,表示出容器中液体的深度,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得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圆柱体与液体的重力之和,从而得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由已知条件得出液体的质量,与2kg比较,不符合题意,舍去;

即注入液体的深度大于10cm,因液体体积与圆柱体体积之和等于容器底面积乘以液体的深度,即V+VSh′,且根据ρ可得液体的体积V,从而得出此时液体的深度,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得出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圆柱体与液体的重力之和,根据压强公式得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由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13,列方程求出液体的质量。

【点评】本题考查物体的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密度公式、压强公式、重力公式的运用和分类讨论的能力,综合性强,难度大。

2.

小明家在不远处施工,临时用导线将电水壶和电水龙头(打开几秒钟就能流出热水)接入家中电能表(3000r/kWh).如图所示。电水壶的规格为“220V 1210W”,电水龙头的规格为“220V 2420W”,当电路中单独使用电水壶烧水时,铝盘转动110r,用时120s。在电路中单独使用电水龙头洗漱时,用了180s

导线、电水壶和电水龙头的电阻不随温度变化。求:

1)电水壶和电水龙头的电阻;

2)导线的电阻;

3)在洗漱时,导线上产生的热量。

难度:
知识点:电功率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2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电水壶和电水龙头的电阻分别为40Ω20Ω

2)导线的电阻为

3)在洗漱时,导线上产生的热量为60500J

【解答】

1)电水壶的规格为“220V 1210W”,电水龙头的规格为“220V 2420W”,根据公式P可知:

电水壶的电阻为:R40Ω

电水龙头的电阻为:R水龙头20Ω

2)当电路中单独使电电用电水壶烧水时,消耗的电能为:WkWhkWh

此时电路的总功率为:P1100W

此时电水壶和导线的总电阻为:R44Ω

由于导线与电水壶串联接入电路中,则导线的电阻为:R线RR44Ω40Ω

3)电水龙头和导线的总电阻为:R'R线+R水龙头20Ω+4Ω24Ω

此时导线和水龙头的功率为:P'W

根据公式PI2R可知,I2

则导线上产生的热量为:QI2R't××180s60500J

【分析】(1)根据公式P分别求出电水壶和电水龙头的电阻;

2)根据电能表表盘转过的数目求出消耗的电能,根据P求出电水壶和导线的功率;然后根据功率和电压求出总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关系求出导线的电阻;

3)根据导线的电阻和水龙头的电阻求出其总功率;根据焦耳定律求出产生的热量。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电能表参数理解和电能的求法,有较大的难度。

二、实验,探究题 (共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学习了电功率后,小明利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来探究小灯泡功率跟电阻的关系。L1规格为“2.5V 0.25A”、L2额定电压是4.5VL3额定电压是6V,可调电压电源。图3是小灯泡L2L3IU图象。

1)请根据图1所示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2所示实物图补充完整。

2)电路连接完成后,小明只闭合开关S1,发现电流表有示数,但小灯泡不发光,原因是       

3)如表是实验中的相关数据。

实验次数

开关状态

电源电压

电流表示数

小灯泡电阻

小灯泡功率

1

S1闭合

U

0.25A

R110Ω

P10.625W

R2

P20.125W

R3

P30.25W

2

S1S2闭合

2.5V

0.50A

R3

P31.25W

3

S1S3闭合

0.25A

R110Ω

P10.6125W

4

S1S2S3均闭合

1.30A

R24.55Ω

P21.375W

1次实验中电源电压U   VL3的阻值R3   Ω

4)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规格不同的小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跟电阻的关系是:

                                          

                                          

【拓展】完成实验后,老师告诉小明用一个稳压电源和一个滑动变阻器可以制作成一个可调电压电源。将自制的可调电压电源(稳压电源电压恒为6V)、电流表、小灯泡L3和开关串联,如图4所示。将滑片置于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向左移动滑片,当滑片从A点滑到最左端B点时(AB两点图中未标出),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1A,则RAB   Ω

难度:
知识点:电功率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6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如上所示;(2)电源电压太低,灯的实际功率太小;(344;(4当电流相同时,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当电压相同时,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拓展】7

【解答】

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如下所示:

2)电路连接完成后,小明只闭合开关S1,发现电流表有示数,则电路为通路,但小灯泡不发光,原因是灯的实际功率太小,即电源电压太低;

3)第1次实验中,即只闭合S1时,三个电阻串联,因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即为0.25AP30.25W,根据PUIR3的电压为:

U31V

由欧姆定律,R1的电压为:U1IR10.25A×10Ω2.5V,同理,R2的电压为:

U20.5V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电源电压UU1+U2+U32.5V+0.5V+1V4V

由欧姆定律,L3的阻值R3

4)根据表中第1次实验数据可知,当电流相同时,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根据表中第234次实验数据,当电压相同时,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拓展】

滑片移动到最左端时,电路为L3的简单电路,灯的电压为6V,由图3知,电路的电流为0.6A

滑片在A点时,变阻器与灯串联,电路的电流为0.6A0.1A0.5A,由图3知,灯的电压为2.5V,根据串联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

R

【分析】(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2)电路连接完成后,小明只闭合开关S1,发现电流表有示数,则电路为通路,根据小灯泡不发光分析原因;

3)第1次实验中,即只闭合S1时,分析电路连接,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根据PUI得出R3的电压,由欧姆定律求出R1的电压,同理求出R2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得出电源电压;

由欧姆定律求出L3的阻值R3

4)根据表中第1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根据表中第234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拓展】

滑片移动到最左端时,电路为L3的简单电路,可知灯的电压为6V,由图3得出电路的电流;

滑片在A点时,变阻器与灯串联,根据电路的电流变小可知电路的电流大小,由图3可知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求出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

【点评】本题探究小灯泡功率跟电阻的关系,考查电路连接、反常现象的分析、串联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的运用和控制变量法、数据分析的能力。

2.

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在生活和生产中使用斜面的好处是可以省力,如:     。那么斜面的省力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使用斜面的省力情况可以通过比较沿斜面拉力F与物体重力G的比值大小来判定,比值越小,越省力)

小明做了如下猜想:

猜想1:与斜面的表面材料有关;

猜想2: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猜想3: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有关。

小明为验证上述猜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实验中所用的物块材料及其表面粗糙程度相同,在沿斜面拉力的作用下,在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相关的记录如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斜面倾角

θ

θ

θ

θ

θ1θ1θ2

θ2θ2θ1

斜面的表面材料

木板

毛巾

木板

木板

木板

木板

物块重G/N

2.0

2.0

4.0

6.0

2.0

2.0

沿斜面拉力F/N

1.35

1.52

2.70

4.05

1.52

1.70

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对比实验      中的数据可知,使用斜面省力的情况与斜面的表面材料有关;

2)通过对比实验156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         

3)为验证猜想3,小明做了实验        (填写实验序号),分析实验数据后,小明认为这几次实验省力情况相同,依据是                                                       

【拓展】完成实验后,小明沿斜面用1.8N的拉力,将重为4.5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了顶端。已知斜面长1.2m、高0.3m,则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把重物直接提升0.3m所做的功作为有用功)

难度:
知识点:力和机械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1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盘山公路;(112;(2)其他条件相同时,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小,提升物体越省力;(3134;根据134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的重力变为原来的几倍,拉力会变为原来的几倍,即沿斜面的拉力F与物体的重力G的比值大小相等;【拓展】62.5

【解答】解: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使用斜面可以省力。当斜面的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则坡度越缓,则越省力;如:盘山公路;

1)探究斜面省力的情况与斜面的表面材料有关时,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实验中需要控制物重、倾角相同,表面材料不同,所以应该对比12的数据;

2)对比实验156中的数据可知,在斜面的表面材料、物重相同的情况下,倾角越小,拉力越小,故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小,提升物体越省力;

3)探究斜面省力的情况与重力大小有关时,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实验中需要控制倾角相同、表面材料相同,物体的重力不同;所以需要对比134的实验数据;

根据134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的重力变为原来的几倍,拉力会变为原来的几倍,即沿斜面的拉力与物体的重力G的比值大小相等;

【拓展】有用功为:WGh4.5N×0.3m1.35J;拉力做的总功:WFs1.8N×1.2m2.16J

斜面的机械效率:η×100%62.5%

【分析】斜面也是一种常用的机械,使用斜面比较省力;

1)探究斜面省力的情况与斜面的表面材料有关时,需要控制物重、倾角相同,表面材料不同;

2)根据实验156中的数据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

3)探究斜面省力的情况与重力大小有关时,需要控制倾角相同、表面材料相同,物体的重力不同;

【拓展】根据公式WGh可求拉力做的有用功;利用WFs求出拉力做的功,即总功;斜面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之比。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我们的实验分析能力,以及斜面机械效率的计算,是一道好题,要掌握。

3.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而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绕竖直接缝ON翻转,如图1所示。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5°

45°

3

60°

60°

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      、激光笔和铅笔。

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为探究反射光和入射光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下一步的操作是:                                   

3)使光束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数据如上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             

4)如图2所示,已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90°,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难度:
知识点:光的反射
使用次数:16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量角器;(2)将纸板F沿ON向后折(向前折),看其上是否有反射光线;(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

【解答】(1)因为实验时为了验证光的反射定律,需要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度数,所以必须有量角器;

2)将纸板F沿ON向后折(向前折),看其上是否有反射光线,转动后,若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在同一平面内;

3)使光束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反射角始终等于入射角;

4)已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90°,由光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等于90°=45°,所以先做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平分线,然后再过入射点作这个角平分线的垂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入射角为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为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如图

【分析】(1)验证光的反射定律,需要用到光源、平面镜、画有法线ON的平整硬纸板、直尺、量角器及铅笔;

2)要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可以通过让纸板B不与纸板A在同一平面上来研究;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

4)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平分线是法线的位置,再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的垂线,就是平面镜所在的位置。

【点评】本题考查光的反射定律实验的有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应对能力,就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三、填空题 (共5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本卷还有13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8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9
50.0%
容易
9
50.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计算题
2
11.11%
实验,探究题
3
16.66%
填空题
5
27.77%
多项选择
2
11.11%
选择题
6
33.33%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压强和浮力单元测试
1
5.55%
电功率单元测试
2
11.11%
力和机械 单元测试
1
5.55%
光的反射
1
5.55%
核能
1
5.55%
比热容
1
5.55%
机械能及其转化
1
5.55%
大气压强
1
5.55%
家庭电路
1
5.55%
电功率
1
5.55%
牛顿第一定律
1
5.55%
电与磁单元测试
1
5.55%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5.55%
运动的描述
1
5.55%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
1
5.55%
声现象单元测试
1
5.55%
质量
1
5.55%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黄旭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